姓名:董彥芳
性別:女
出生日期:1977年12月
籍貫:河北省邢臺
現任職稱(職務):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學歷,碩士生導師
電話: 010-88015551
E-mail:dyfgis@163.com
兼職情況:
無
教育背景:
1995年9月-1999年7月 在桂林工學院學習,獲測量工程專業學士學位。
1999年9月-2002年7月 在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學習,獲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碩士學位。
2003年4月-2006年3月 在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學習,獲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微波遙感方向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 2006年4月-2008年3月 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從事地質遙感方向博士后研究。
2. 2008年4月-現在 在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任副研究員職位。
研究方向及領域:
利用InSAR技術,從事地震形變、活動斷裂形變形變提取和模擬研究工作。
目前承擔的科研項目(課題):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部門任務專項,“鮮水河斷裂與龍門山斷裂形變特征及地震危險性研究”,2019.1-2019.12,項目負責人。
曾負責完成的科研項目(課題):
1.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項目,“高分辨率雷達遙感震害信息提取技術研究”,2009-2010年,項目負責人。
2.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汶川地震發生機理及其大區動力環境研究”的 “中亞大三角地震構造域活斷層解釋”專題,2009-2011年,專題負責人。
3.國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項目,“InSAR大氣延遲和軌道誤差改正的模型方法研究”,2014-2016,項目負責人。
4.國防科技工業局民用航天科研工程先期攻關項目的外協項目,“高軌SAR衛星地震應用需求分析”之外協項目“高軌SAR衛星地震應用需求分析”,2016.6-2017.12,項目負責人。
5. 國防科技工業局民用航天技術預先研究項目,“L-InSAR地震信息提取關鍵技術”之外協項目“INSAR大氣誤差校正技術研究與LINSAR地震應用系統總體方案初步設計”, 2016.1-2017.12,項目負責人。
6.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部門任務專項,“南北地震帶中北段形變特征與地震危險性研究”,2018.1-2018.12,項目負責人。
主要代表性論著:
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7篇,主要文章如下:
1. Dong Y., Meng G., Hong S. Coseismic and Postseismic Deformation of the 2016 Mw 6.6 Aketao Earthquake from InSAR Observations and Modelling. 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January 2019, DOI: 10.1007/s00024-019-02092-9. (SCI).
2. 董彥芳, 洪順英, 孟國杰. 基于PSInSAR的2008年汶川Ms8.0地震震后形變場特征,地震. 2018, 38(2): 95-106.
3. 董彥芳,龐勇,許麗娜. 高光譜遙感影像與機載LiDAR數據融合的地物提取方法研究. 遙感信息. 2014, 29(6): 73-76.
4. 董彥芳,袁小祥,王曉青,竇愛霞. 2010年青海玉樹Ms 7.1地震地表破裂特征的高分辨率遙感分析. 地震,2012,32(1):82-92.
5. Dong Yanfang, Li Qi, Dou Aixia, Wang Xiaoqing. Extracting damages caused by the 2008 Ms 8.0 Wenchuan earthquake from SAR remote sensing data.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11, 40(4): 907–914. (SCI).
6. Yanfang Dong, Bihong Fu, Yoshiki Ninomiya. Geomorphologica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underground coal mining in the Fushun area, northeast China revealed by multitemporal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dat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9, 30(18): 4767–4784. (SCI).
7. Dong Yanfang, Sun Guoqing, Pang Yong. Monitoring of rice crop using ENVISAT ASAR data, Science in China (D), 2006, 31(2), p124-127.(SCI)
科研成果獎勵:
個人榮譽及獎勵:
無
參加重要國家會議:
研究生培養:
培養了碩士研究生3人,其中畢業2人。
其他:
最后一次更新日期:2019-06-24